《翻开百年新蜀报》之一《新蜀报》:重庆1920年代的红色报人(上)今年2月1日,重庆乃至四川第一份现代新闻日报《新蜀报》创刊百年,这张由重庆民国地方军阀和士绅创办的百年老报,与中国共产党同年诞生。在作为全球现像的红色的二十年代,《新蜀报》报人、主笔之中,共产党人云集,阵容豪华,使其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
《新蜀报》:重庆1920年代的红色报人(上)
今年2月1日,重庆乃至四川第一份现代新闻日报《新蜀报》创刊百年,这张由重庆民国地方军阀和士绅创办的百年老报,与中国共产党同年诞生。在作为全球现像的红色的二十年代,《新蜀报》报人、主笔之中,共产党人云集,阵容豪华,使其成为宣传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本营;作为开民智、促民生的现代都市报,《新蜀报》也见证并记录了重庆的都市化进程,其全部文本,属于民国重庆最重要的年代记实和乡邦文献。值《新蜀报》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百年之际,马拉专栏《翻开百年新蜀报》系列,将从报人、报社、新闻、言论、副刊、广告、发行人诸角度,全方位解读和打望一家报纸及其满城读者的百年沧桑。

现存最早的《新蜀报》报影
1、任白戈
1950年1月17日,从1921年2月1日连续出版达29年的《新蜀报》停刊(至少重庆图书馆所藏其报,终于此日)。离此前该报用报名大小的字体报道的“重庆解放了”的1949年12月1日,不过46天。“重庆解放了”第5天,1949年12月5日,决定包括《新蜀报》在内的一箩筐民国报纸命运的大人物任白戈,在《新蜀报》上亮相。
当日,署名“蜀”的《军管会地址决定,昨已在“范庄”开始办公》的“本报消息”称, “重庆军事管制委员会昨天已在国府路范庄临时会址开始办公,委员已到了几位,今天将继续到达,听说张主任委员际春明天亦可到达。又该会管制文教方面的负责人是任白戈,任氏昨天已到会视事,是刚从北京乘车来渝的。任氏昨天对记者说:渝市文化界一切事宜,将来都由他负责,各种新闻纸,将依照人民政府意旨及共同纲领八章执行管制,并督促人民实践,近期即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应该遵守的事项。”
其中“共同纲领八章”即此前9月29日北京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只有第49条针对“新闻纸”:“保护报道真实新闻的自由。禁止利用新闻以进行诽谤,破坏国家人民的利益和煽动世界战争。发展人民广播事业。发展人民出版事业,并注重出版有益于人民的通俗书报。”
这则新闻提到两位新重庆大人物张际春、任白戈,暗含一位旧陪都大人物即范庄庄主范绍增(范哈儿)。张际春、任白戈均为1926年入党,张是党和军队最老的井岗山山头的老资格,时任二野副政委兼重庆市军管会主任;任白戈是四川老革命,辗转重庆、日本、上海、延安等地工作,曾任左联秘书长,跟鲁迅一起开过会;后任抗大教员和政治教育科科长,在延河边唱过《黄河大合唱》;1949年后在嘉陵江边,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部副部长、重庆市委宣传部长、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
四川南充中学毕业生任白戈,可以说是读《新蜀报》长大的。其回忆录《大革命时期四川地下党的一些历史片段》写到:“南充中学一方面订有北京的《晨报》《中国青年》《向导》和重庆的《新蜀报》等各种报纸杂志,一方面也订有国家主义派的《醒狮报》。”
1924年,他18岁那年进南充中学看到的《新蜀报》,正是1922夏天就入党的主笔萧楚女初试身手、硝烟弥漫的战场。
2、萧楚女
1923年,湖北人萧楚女经1921年入党的恽代英举荐任《新蜀报》主笔时,31岁,当过新军、报人和教师,党龄一年。对其进入报社的第一手回忆,来自两年以后1925年入党的重庆南岸人周钦岳。周是北大学生,曾参加过“五.四”当天的全程街头运动或暴动,先后任《新蜀报》主笔、总编、总经理、社长等职,1949后曾任重庆副市长。

创办于民国三年的二女师,名为现代师范,实为女德监狱,对学生严格管制如管囚犯,曾有女生被逼得自杀,校方因此增加“自杀者开除”的法条。但青春是奔放的,二女师也成了重庆愤青大本营,全市女娃儿剪头放脚,都是二女师的妹儿最先干出来的,所以重庆未乱,二女师先乱,而萧楚女正是二女师迷妹如云的金牌教员;进入报社后,更是升维出击。周钦岳1979年2月6日在其《回忆从大革命到抗战时期的新蜀报》口述史中证实,“特聘萧楚女同志为专职主笔,新蜀报从此异军突起, 声势为之一振”。
重庆市文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图前副馆长王志昆先生对近代报业素有研究,他说:“你要问1920年代革命者的敌人是什么?那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军阀和落后而黑暗的社会现像,差不多也就是五四运动喊出的口号‘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意思”。
因此,萧楚女同志的武器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言论,立场鲜明、风风火火的言论。当时重庆其他报社很少社论,周钦岳说:“我报则每日一篇,内容多样,切中时弊。并充实新闻来源,注意编排印刷,争取每个革命纪念日, 必发表社论或专刊。一九二三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新蜀报创新发表纪念专刊(过去没有过) , 以提高工人地位;‘五四’运动四周年,发表‘火烧赵家楼’专稿,痛斥卖国贼;‘二七’血腥大屠杀,坚决反对大军阀吴佩孚,支持铁路工人等等,以唤起民众。一九二四年,国共合作,全国革命形势发生巨变,新蜀报立场鲜明: 拥护‘三大政策’,拥护北伐,拥护武汉政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茶。新蜀报乘风破浪,挥笔抨击一切腐恶的反动势力。”
刚入党的萧楚女作为共产党的特派员,来川有传播任务,“堪称为在四川传播马列主义新思想的旗手”。周钦岳证实在其主笔两年半期内,发表文章约百万言,使报纸在政治和商业上都很新潮,形成宣传革命思想的中心,为革命大造声势,危险随之而来。“刘湘部最反动的干将,重庆(江巴)卫戍司令王陵基,曾派他的亲信陈学池来社,故意透露消息说,‘有部分将领,正酝酿武装驱逐萧楚女’。楚女同志终于在一九二五年夏天被迫离开了重庆,同时被迫走的还有重庆二女师英文教师张闻天同志。”
虽然1949年11月2日《新蜀报》一则“闻人动态”所发消息“四川省主席王陵基昨(一)日十二时乘央航公司五四一号班机返蓉”,大标题把王省长名字错成“王基陵”了,多系“手 民(排字工)之误”,由于其时共军大兵压境,江湖人称“王灵官”的王省长时日不多,无暇顾及,但1920年代王司令有的是时间,所以萧楚女他们还是给他一个面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哥俩一走了之。
十年以后1935年遵义会议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上海人张闻天,当时也是《新蜀报》言论的撰稿人,他跟萧楚女离开重庆时,还不是共产党员,这年6月回到上海才入党。来重庆前,青年作家张闻天曾求学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办过报纸,当过中华书局编辑。他们的红色言论,在地方军阀眼中,都是“败坏风俗,煽惑青年”的危险分子。
但他们“败坏”的“风俗”之中,居然有一种“吃屎教”,大名为“世界宗教大同会”,认为世界不“大同”,因为有战争,而战争全因人争食而起,所以该会教义“特奉上帝钦旨,传人以不食之法”——“辟谷”,即用屎当饭吃。在全川信徒过万,还波及孔孟之道与义和团发源地山东。
萧楚女看不惯了,一笔在手,以报为马,和“吃屎教”大战几合。1923年9月1日,东京强震,“吃屎教”更是借机起腻,预言中秋节人类“大难临头”,市面一片恐慌。是日,萧楚女以一篇《请看吃屎教所说的今天》,再度出手:“今天是什么日子? 亲爱的读者,今天就是中秋佳节,“吃屎教”预言这一天将要大难临头,但是,读者们清早起来,照常看见红日朗朗,长江和嘉陵江照样滚滚奔流,涂山照样稳稳当当矗立在江边上,我也照样在写文章。今天这个活生生的事实,驳倒了吃屎教的狗屁预言”。从此,重庆再也没人“吃屎”了。
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枪杆子与笔杆子的勾结和较量,一直贯穿国史,萧楚女离渝之前,连夜急草一篇《萧楚女的生死观》,托周钦岳撂在《新蜀报》上,以正视听:“革命者早已抱定革命必胜之信心,为革命必死之决心, 早已炼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革命精神。尔等如欲取其头颅,洒其热血,则是尔等之惯伎。然而,伎止此耳! 楚女自当馨香祷祝, 斋戒沐浴以待”。
求仁得仁,两年以后,1927年4月22日,萧楚女被蒋介石密令处决于南京石头城监狱,时年34岁。李畅培《笔枪舌剑意纵横——萧楚女在》一文曾总结道:“萧楚女是一个以笔和舌为武器的革命家,报刊是他的重要活动阵地。1923至1925年间, 他曾三进三出重庆《新蜀报》,任主笔。这虽不是他生平的主要业绩,却很有特色,影响不小。1929年党中央领导的革命互济会所出的烈士英名录《牺牲》,竟因此而误以为他是四川人。”
3、陈毅
网上有一份写到“1941年‘皖南事变’后,我被中共中央军委任命为新四军代理军长”的《陈毅自传》,非常简明,只有2200多字,对自己在新蜀报的经历只有一句“1922年初,我回到四川,曾在重庆《新蜀报》当过一年编辑。在这期间我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周钦岳对陈毅的回忆,则充满袍泽之谊,同窗之情。话说陈毅和他被新蜀报聘为主笔,最先还是因为陈毅折腾带来的机会。两人同为留法勤工俭学同学,1921年冬在里昂大学闹学潮被驱逐回国,1922年春节后回渝。当时重庆只有商务日报和新蜀报两家报纸。新学校虽然只有重庆府中学、巴县中学和川东师范几所,但激进学生针对保守校方的“择师运动”,倒也搞得动静不小。
“陈毅同志常来我家,一天他给我说,‘我投稿新蜀报, 已被登载,你也投稿好吗?这样,我就投稿试试,也被登载。从此,我们便给新蜀报撰稿,内容大都为一般时评,抨击社会恶习,反对封建思想, 支持择师运动,同情青年之类。”
两头小海龟出手不凡,仅两月后,就使得新蜀报社长沈与白先生动驾宴请两位少侠,席设本城名店——江家巷的陶乐春,还有报社的一位经理和两位编辑作陪。“餐后,由沈社长亲将聘为新蜀报主笔的大红柬交给我们。我们自觉幼稚, 怎能担当主笔, 一时不免有惶然之感, 但也只得勉为其难。”
后来,沈社长被刘湘派去驻京,就邀请周钦岳接替他主编中外新闻。从此周钦岳就从主笔变成编辑。1923年初,陈毅也走了,去北京中法大学读书。“在约两年中,他寄新蜀报短篇小说、白话诗及杂作等共约十万字,大都倾向革命,思想新颖,文笔生动,很受读者欢迎。这时,他已在李大钊同志领导下,参加党的工作。‘三· 一八’事变后, 因环境恶化, 他奉派回川参加中共四川地方委员会(即省委)军委工作。直至重庆‘三·三一’惨案后, 始潜行离川至汉口,再参加军委工作。”
1923年陈毅离开新蜀报时,还没有入党,但他走的时候,推荐了一个已入党的萧楚女接任他主笔。著名报人金满城先生是陈毅中法大学同学,后来任新蜀报编辑、主笔。他曾回忆陈毅任新蜀报主笔期间发表的大量诗文,曾辑为《黄沙集》,后散失了,仅存一首短诗:
“可怜的孩子!
你被谁人欺侮?
你要下定复仇的决心,
莫让你的仇人死去!
要仇人死在你的手里,
这样的努力,
才算可取!”
参考资料:李畅培《笔枪舌剑意纵横——萧楚女在》、庞佑玙《长流浩气养神州——王白与烈士传略》,特此致谢
16
0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新蜀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新蜀网的观点和立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