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词解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来源:新蜀报 编辑:高文 作者:张巧周 阅读:566次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深刻阐述了一系列事关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释放了新发展阶段持续重农强农的明确信号,发出了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令,极大地提振了“三农”战线抓“三农”促振兴的精气神,为做好...
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变革,深刻阐述了一系列事关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释放了新发展阶段持续重农强农的明确信号,发出了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动员令,极大地提振了“三农”战线抓“三农”促振兴的精气神,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以农为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把乡村振兴上升到民族复兴的高度,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来推动乡村振兴,这样的“高标准”和“高待遇”是比较少见的。不管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还是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农业始终是我党事业的根基,是我国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为广大农民谋幸福始终是我党的重要使命,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五年过渡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是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试点的最后一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年。会议对大家颇为关心的“脱贫攻坚还搞不”“搞几年”“怎么搞”等问题作出明确指示:设立五年过渡期。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粮食安全
这次会议从土地、农业科技、农民种粮积极性、党政同责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覆盖了粮食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回应了生猪生产、餐饮浪费等大家关心的问题。过去我国的粮食安全一直是省长米袋子,这次中央首次提出了党政同责。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还专门强调保护耕地和解决种子卡脖子问题。因为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在全球疫情蔓延、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粮食安全显得愈加重要。我们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要端在我们自己手中,不管是特殊疫情背景下的今年,还是长远去看,粮食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乡村振兴
这次会议从七大方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要求,即加快发展乡村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这些要求均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展开,指导性很强,含金量很高,内容上也颇为具体。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
政治责任
推动乡村振兴,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须各级党委扛起政治责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条例规定乡镇与村党的主要任务就是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县委书记的主要任务就是三农工作,是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这次会议提出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
作者张巧周,供职单位中共绵竹市委组织部。
25
0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新蜀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新蜀网的观点和立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