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晨报报业集团主管 热线:023-8622219   85253171460   17340162075 QQ:1659343735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数字报
手机端
丹心育桃李 韶华铸师魂——记四川通江县至诚镇优秀乡村女教师何倩 来源:新蜀报      编辑:王诸德      作者:王智平      阅读:7492次
2023 04/28 08:29 分享
她是一名人民教师,秉承教育人的信仰与情怀,用青春深耕在三尺讲台,—片丹心润育桃李,她便是现任教于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药洪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学校教科室主任何倩。2018年,还在通江新场镇中心小学任教的何倩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9年又荣获新场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称号,同年还被通江县教科体局评为...

一名人民教师,秉承教育人的信仰与情怀,用青春深耕在三尺讲台,丹心润育桃李她便是现任教于巴中市通江县至诚镇药洪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教科室主任何倩2018,还在通江新场镇中心小学任教的何倩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2019荣获新场镇中心小学“优秀教师”称号,同被通江县教科体局评为中国工商银行“烛光计划”优秀乡村班主任

就在前不久,何倩因意外受伤,左脚打着石膏,走路要拄拐杖,而她没有因此坐下来休养,照常到校上课。她说,自己的那点伤算不了什么,可是孩子们的学习耽误不得。为了孩子们不落下一节课,她就这样带着伤痛坚持站到了讲台上,让学校同事和学生家长深受感动

执着追求目标 铸就教育梦想

那是今220日早何倩着急赶车上学在路上不小心左脚却被崴了,可她想到学生和自己的教学任务,她强忍着疼痛赶到校没有声张,坚持上了一周课后左脚越来越疼,实在忍受不了才到县人民医院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左侧腓骨远端骨皮质不连续,周围软组织肿胀;提示骨折所致于是,她给自己作息时间作了规划,一边治疗一边上课,就这样每天三点一线:医院、教室、宿舍。

何倩来自通江龙凤场镇一直以来,这位乡村教育的“女汉子”骨子里有一种不服输的倔劲。小时候在老家砍猪草喂猪,就是一把好手,手受伤了贴上药片又继续干活,凡事不畏艰难,兢兢业业。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先前曾在龙凤小学、涪阳镇中心小学、新场镇中心小学执教,两年前调到现在的至诚镇药洪小学。工作期间,勤奋学习、努力上进,科学管理,所带的班级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多次受到学校表彰

用责任坚守平凡 爱心启迪心灵

2009年,何倩怀揣着对教师职业的深深热爱走进乡村小学,在龙凤场镇长岭小学负责语文教学,并担任班主任。那期间,每天早上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提前把门窗打开,迎接孩子们的到来,放学后检查完所有的门窗、物品才放心离开。有时候教室里的门窗、桌凳坏了,自己想办法亲自修理。她以校为家,在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孩子,时时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注意健康;学生生病、受伤,她心急火燎地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送医。无论课外活动还是班级大扫除,她都加入其中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寒来暑往,朝夕相伴,一直陪着学生成长。

10多年的教学生涯,让何倩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在担任班主任的十二年间,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教学中发现,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只要毫不吝啬地给予鼓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班上有位叫杨羊(化名)的同学身体残疾,父母年老家里生活困难在校常被同学欺负,情绪一度低落,产生了厌学逃课的行为。通过教育、引导、鼓励表扬、家访方式重新找回自信,改正了缺点,还努力成为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何倩在三尺讲台上,用责任坚守平凡,用大爱启迪心灵,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着绚烂的光彩,在育人的实践中收获着别样的幸福。新场小学任教期间,孩子们被她的爱心、责任心、耐心感动。学生们商量一定要给何老师一个惊喜,以回报她的辛苦付出和悉心培养。一天自习课时,当何走进教室的一刹那,突然被孩子们的祝福声包围,她发孩子们给她摆上了生日蛋糕。她百思不得其解,这帮孩子竟然如此“神通广大”知道老师的生日。当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她天天忙着教学还有备课,的确也记不清自己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告诉学生们“孩子们的心意我领了,以后再不能这样了,教好你们读书是我的职责,不需要回报的”。

教学任重道远 牢记初心砥砺前行

何倩秉承立德树人,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岗敬业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潜心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积极实践“新课程”标准2018年何倩写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探究》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在工作中何倩始终牢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训言,做到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积极参加学校的“师徒结队帮扶”活动,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在钟青老师的指导下,2020年春何倩公开课《草原》获得校级一等奖。

何倩非常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即使她受伤拄着双拐,坚持在岗教学没耽搁一节课,同时不忘加强同学们的作业批改和自身的学习。她不断拓展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与时俱进。她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无私奉献。她常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要以春蚕的精神、蜡烛的品格,追求教书育人的社会价值。

中国晨报融媒体记者:王智平报道

63 0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新蜀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新蜀网的观点和立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你的大名: 输验证码:
发表
全部评论
没有更多内容了...
相关推荐 换一换
文字链接 图片链接
中国晨报报业集团主管    新蜀报编辑部主办    运营单位:重庆新蜀融媒网络    邮箱:Xinshubao1921@126.com    技术支持:雅安亿位 商标注册号:43878493  国际刊号:ISSN 2521-028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渝)字第00746号   信产部备案号:渝ICP备20006739号-1      公安网备案号:渝公网安备50011302001656号      网站著作权:软著登字第7297986号 网络110报警    不良信息举报    四川工商管理    中国互联网协会    12321垃圾举报